当电视遭遇互联
电视遇上互联,这个议题产生已经有10年以上了。2004年前后,互联上可以在线播放豆腐块大小、模糊不清的视频,那一刻就预示了电视新时代的到来。2005年2月15日,YouTube注册成立,首次开创络上的视频分享,让用户上载、观看及分享视频或短片。站的口号为“Broadcast Yourself”(广播你自己),站的标志和早期的电视显示屏相仿。YouTube很快引来众多模仿者,在中国,优酷、土豆等视频站相继上线。
刚开始的时候,整个电视行业对络视频不以为然,讥笑其为“小丑电视”。然而,过去10年来情况正在不断发生变化:络视频质量提升,业务形态与以往迥异,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走向络视频,电视台、电视内容商、电视运营商开始不得不正视络视频的挑战。2013年,中国互联电视机顶盒(OTT智能盒子)突然爆发式出货,达到一千万台以上,智能电视一体机累计出货也超过了七千万台,如果这些终端活跃率足够高,络视频就能成功实现从PC屏向TV屏的逆袭。
终端的智能化正在改变用户的收视习惯,从而加速颠覆进程。PC(个人电脑)、智能手机、PAD(平板电脑)、智能电视一体机、智能电视机顶盒、TV Dongle(电视棒)等终端的兴起,导致络视频分流了大量电视观众。2013国内络视频观看人数达到4.28亿人,络视频使用率为69.3%;2013年国内络视频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8亿元,并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16年将达300亿元以上。通过智能终端、互联渠道收看络视频的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正在不断和传统电视争抢观众的时间。这个趋势表明,互联正在成为音视频传输的主要渠道。
中国的付费电视一直没有做起来,整个电视行业的商业模式以电视台的广告和有线运营商的廉价收视费为主,电视市场没有充分成熟。但是,中国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丝毫不亚于美国,2005年以来,络视频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用户。手机视频快速发展,2013年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1.12亿用户,增长率高达83.8%。多个视频站宣称移动端流量达到了30%或者50%,移动端商业化全面启动。
在此态势下,国内电视台终于不得不正视互联视频的冲击,上海文广开始了上海广电领域的大转型,湖南广电、浙江广电则大幅提高新媒体预算,央视也开始了提升新媒体发展的速度。可以预见,2014年是传统电视台开始高度重视新媒体发展的一年。
然而,国内商业视频站经过近10年的资本操作、烧钱游戏、内容哄抬、版权缠讼、商业运营以及技术、资本和人才的积累,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大部分已然不在,剩下的优酷土豆、爱奇艺、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乐视等巨头们无不具备十八般武艺。面对这些视频站巨头,全国各地电视台之前创办的20家络广播电视台很难竞争,电视台如何凭借自身的资源快速赶上商业视频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视频站也有自身独特的困境。2014年,国内视频站尽管形成了优胜劣汰,但瓶颈仍存:有了市场规模,有了用户规模,有了巨大流量,整个行业却仍旧难以摆脱烧钱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成本方面,视频版权内容成本、带宽成本继续居高不下;用户增长上,PC屏用户的外延式增长空间已接近天花板,总体用户增长趋缓;商业模式上,广告收入仍旧占据75%的比例,用户付费、增值业务等无法取得突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商业视频站仍旧无法赢利。
与此同时,传统电视行业,包括电视台、有线电视运营商、卫星电视运营商等却感受到了越来越强的寒意,被络视频颠覆的命运似乎不可避免。一方面络视频如洪水猛兽要吞噬传统电视行业,另一方面络视频却处于难以赢利的困境——这似乎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