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藏》编纂启动 收书总量超《四库全书》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
中国佛教新闻讯 2010年4月12日,堪称上海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典籍整理项目——《子藏》编纂,在华东师范大学启动。今后5年内将汇聚起上百位海内外研究诸子百家的顶尖学者,共同完成这项对中国重要古文献的抢救、整理与传承工作。
编纂工程分两步
历史上曾有《佛教大藏经》、《道藏》的编纂,近年来北京大学也完成了《儒藏》编纂。而《子藏》的编纂,将为诸子学说研究构建起一座宏大的资料宝库。华东师大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任方勇教授说:“此项工程计划分两步进行,一是全面搜辑、影印自先秦至民国末年所有存世的先秦汉魏六朝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分为《老子集成》、《庄子集成》、《管子集成》、《荀子集成》、《韩非子集成》等系列,预计收书5000余种,完成后的《子藏》总册数约为1000册(16开本),共约10亿字,收书总量和总字数都将超过整部《四库全书》。二是为每种著述撰写内容提要,按各个集成系列出版提要单行本,并在单行本出齐后汇成总目提要。”
搜寻遍及海内外
“要搜辑齐全历朝历代的诸子研究典籍,工作量巨大且颇费周折。”华东师大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吴平教授说,他们搜寻的足迹遍及海内外,在山西省博物馆觅到了有“清初六大师”之称的思想文化大家傅山批注的诸子手稿,在江苏常熟市的一家图书馆里也找到了多个古代名家的批校本。研究人员还发现,日本的遣唐使曾搜罗了不少诸子典籍,现存的由日本人用汉字撰写的庄子研究著作就有一百多种,这次也被列入了影印整理范围。此外,美国国会图书馆里存有一本清朝乾隆年间的诸子研究手抄本,同样也已进入了此次整理的视线。
学术争议仍持续
华东师大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大学等高校请来了一批权威专家,对这项浩瀚的编纂工程进行反复论证,目前仍在争论的问题还有不少。比如,“子”的概念是什么,应该包括哪些文献?《论语》、《孟子》等已经成为经学的儒家经典是否也要收入?四川大学教授卿希泰提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的说法比较宽泛,外延无法界定。按照《汉书·艺文志》的标准,儒家也是子家之一,而独立于《诸子略》外的兵家等书,后世书目多入子家,因此,《子藏》是否应收入《孟子》和兵家书等,值得考虑。”
意外困扰盼解决
除了学术之争,还有件意外事令研究者们颇伤脑筋。吴平教授说,我国对古典文献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16字方针,国务院办公厅也于2007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古籍资源,发挥古籍应有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国内有些图书馆或文化单位出于各种原因,对珍藏的文献典籍视为“私有”,特别是对一些孤本明确提出不得外借,连在场阅览甚至“看一眼”也不行,这倒为《子藏》的整理与编纂平添了难度。